===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特色育人模式===
武汉理工大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三强人才”
学校提出了“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以学生成才为根本,全面实施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三强人才”。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我校的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我校和武汉大学成为湖北省首批实行学分制改革的两所试点高校。2011级以后的本科学生均实施学分制培养。我校学分制改革的几个典型特征是:第一、实行弹性学制,提前修满规定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在标准学习年限内难以达到最低要求学分的学生,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1-2年。第二、实行选课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修读课程,实现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第三、实施导师制,安排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建立常态化的导师和学生联系制度,发挥导师在学生学业规划中的引导作用和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第四,按专业大类培养,学校多数专业在低年级按大类培养,高年级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第五,主辅修制,学生可以以某一个专业为主修专业,同时辅修第二专业,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双学位。
武汉理工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学硕连读试点班、学硕博连读试点班和国际合作教改试点班等。每年在优势与特色学科中动态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开展拔尖学生培养试点。希望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试点班学生从在校优秀本科生中遴选,实行首席教授(导师)负责制,推行个性化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学校现有24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覆盖了14个学院,成为全国“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最多的高校。学校依托建材建工、交通运输、机械汽车三大行业,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实验室、基地建设投入,为试点专业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各种工程实践实训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外语训练环境,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特别学分;支持试点专业的师资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搭建科技创新教育平台 支持学生科技创新
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积极面向学生,搭建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培育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学校成立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建立了2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设立了自主创新研究基金学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开放实验室项目,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2005年以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等科技创新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0项,其中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共获得省部级奖励109项,国家级奖励41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团体总分第一,捧得湖北省“挑战杯”。两支创业团队在2010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金奖。